安顺市司法局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安顺市司法局关于对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4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7-24 17:59   来源: 安顺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王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县域律师本土化培养和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现就您的建议作如下答复:

(一)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逐步解决县域律师量少质弱的困境。近年来,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规划布局,一方面,吸引优秀法律人才尤其是具有法律执业资格的青年充实律师队伍, 壮大县域律师法律服务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所。2022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每个县至少有3家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目标,县域律师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安顺市县域律师共有216名,其中专职律师128名,兼职律师1名,公司律师8名,公职律师77名,法援律师2名。女律师93名,占总人数的43%,35岁以下青年律师99名,占总人数的46%。律所共22家(其中6家为分所),普通合伙所8家,个人所14家,5人以下律所9家,5至9人律所9家,10至29人律所4家,多为小型律所。律所报酬分配机制16家为无底薪提成制,5家为有底薪提成制,1家为公司制,县域律师人均年收约为10万元。建有7个独立党支部,1个联合党支部,其中党员律师63名,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2名。

(二)强化政治引领,正确把握律师工作发展方向。近年来,全市律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第十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精神等,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律师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突发事(案)件处理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积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三)加强指导监督,进一步规范县域律所管理。一是指导县域律师事务所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化律所管理;通过良好、科学、健康的律师事务所制度管理,推动县域律师业务的发展,打造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形象,增强客户的信任度。二是通过司法行政和行业协会“两结合”管理工作模式,加强律师事务所的政治建设,提升行业自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自身打造和外力监督双管齐下,快速推动县域律所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县域律所的区域竞争力。三是加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投诉查处工作,确保队伍依法依规执业。

(四)提高队伍素质,加强业务交流,提升县域律师业务水平。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重视律师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提升,鼓励县域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加强学习,主动参加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组织的外出培训、交流课程或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及培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及能力。据统计,我市近年来组织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共24次,培训依托于省、市律协举办的线下培训及线上点睛网的学习,通过开展律师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定期开展重大、疑难案件集中讨论,高度重视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贵州省律协、安顺市律协举办的培训专题,适时选派律师参加培训,增加律师的知识储备,改善律师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律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和技巧,推动执业律师以过硬的本领和优质的服务取信于当事人。同时,为学习借鉴兄弟律协的先进经验做法,加强律师业务交流,拓展律师工作思路,提高律师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安顺律师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安顺市律师协会组团到广州市律师协会考察交流,并与广州市律师协会共同签署了两地律师协会协作发展框架协议。

(五)因地制宜,拓展业务,推动县域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每个县域律所地处不同区域,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产业形态、人文风貌、群众法律意识等均各有不同。为了立足于本土区域,拓展业务,近年来,各律师事务所结合本区域实际,找准方向,集中发力,在把传统业务做细做扎实的基层上,主动找机会学习、尝试新型业务,做出亮点。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为拓展律师业务,根据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全面整合律师资源,陆续推出党政机关聘请法律顾问全覆盖、企业“法治体检”、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等措施,帮助律师事务所扩大业务范围。安顺市司法局与安心干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平台合作,组织全市59家律师事务所、105名律师上线,通过聚焦“市场+服务”,充分运用“律所+律师”、“线上+线下”大数据手段,全方位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推出“线上法律咨询、团队集中解答释惑、现场提供服务”等措施,为务工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安顺市司法局

2023年6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石 勇;联系电话:1808530993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