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安顺市社区矫正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一二三四”工作法,全力打好全市社区矫正领域风险隐患问题专项治理攻坚战,切实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社区矫正力量。
聚焦一个“中心”,层层压实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及时组织召开全市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集中分析研判全市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推进排查整治全市社区矫正各类风险隐患问题。
坚持双向结合,不断排查整治。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让专项治理任务落实有的放矢,推动常态长效。一方面,制定《安顺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包保工作方案》,落实市县班子领导责任包保,细化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及时限,实行动态管理、销号整改,确保稳控或化解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具有风险隐患的社区矫正对象12人,整治销号9人,持续跟进整治3人。另一方面,督促各县(区)社区矫正机构在推动整改的同时,查找工作推进、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不足,不断规范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贯通三种方式,强化线索摸排。把线索摸排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过程,全方位拓宽线索来源。信息共享收线索。充分发挥“两所联动”助推“多所联动”到“警调衔接”工作机制,联动共享地方党委政府、派出所、村(居)委会涉社区矫正对象矛盾风险问题线索,并及时分析研判,跟踪督办。“五大”行动深入查。结合我市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五大”专项行动要求,即时开展拉网式、起底式、地毯式走访排查,全面掌握每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和行为动向,查找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问题,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每月分析重点研。做深做实市县乡三级每月重点人群分析研判,组织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现场观摩学习“紫云县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工作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关岭县顶云街道办社区矫正暨重点人群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会”,切实落实重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分析研判及风险评估。
注重四个强化,持续跟踪问效。紧盯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问题,以规范化建设助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以推进全市社区矫正“大比武”活动为抓手,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比促学、以赛促干,进一步提升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队伍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强化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全面落实针对性教育管理措施,及时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深入开展“入监体验”“联合训诫”“针对性普法教育”“以案为鉴”等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重点人群精细化管理。强化联动监管合力。不断深化“两所联动”“检司联动”“监地融合”“所地共建”等联席协作机制,推动形成信息互通、职能互补、联合训诫、联动矫治的监管合力,针对排查出的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及时推送和共享相关信息,合力核查研判异常行为动向,实现对监管风险大、再犯罪风险高等社区矫正对象的精准动态管控。截至目前,全市重点人员信息及时推送率、协查信息及时反馈率、信息数据补齐补全率均达到100%。强化督导检查。及时组建督导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深入各县(区)司法局、司法所督导社区矫正工作,切实“以问题督办整改”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督导工作20余次,现场指出并跟踪督办问题10余个,均已全部整改。